文章正文
艺术读音茅台大股东林园:炒股18年从8000元翻到20亿自称比马云有钱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3-03-05 13:22:02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  可炒股却不像吃饭一样简单,它就像是一阵阵突如其来的狂风,有人能够借风扶摇直上九万里,有人却在暴风中起起伏伏,最后输得血本无归。

  当一个个惨痛的炒股失败案例刊登在报纸上后,大家脑内的热情终于趋于理智:炒股不是一般人能够把握住的!

  但偏偏有这么一个人,自从他进入股市,仅用18年就将自己的原始资金8000元搏成20亿,还带着家里的保姆司机一起炒股年入过亿。

  不仅如此,他还嚣张地表示:“我比马云更有钱,我20多岁的时候就是全中国最有钱的人了,马云那时候还在打工!”

  1963年,林园在陕西汉中的一户医生家庭中出生,父母虽然不算大富大贵,却也能为他提供不错的物质生活。

  但林园却并没有按照父母规划的路线成长,他不喜欢学习,成绩总是垫底,对于父亲为他选择的医生这条路更是兴趣缺缺。

  可是年纪轻轻的林园没有选择未来人生的权利,在父母的劝说下,他最终还是去陕西汉中卫生学校念书了。

  毕业后,林园继承父亲的衣钵,安分地在深圳的红十字会医院当了几年医生,之后又转到深圳博物馆工作。

  但年轻人终究是不甘于平凡的,尤其是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国家大力支持南方城市发展,上海、深圳遍地是机会的时候,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辞职。

  揣着东拼西凑来的8000元,26岁的林园终于踏入深圳仅有的四家证券营业部。

  当时的交易所十分简陋,没有实时变化股价的大屏幕,只有竖立在大厅里的一块黑板,每当股票价格和名称有变化时,工作人员就及时擦掉重写。

  林园对炒股没有任何经验,像他这样一腔孤勇扎进股市,注定要被当成韭菜割。可他没有害怕,凭借着直觉,他把手里全部的钱都以86元每股买进了深发展。

  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4个网点之间,86元买一只股,再以88元卖出去,每天光是倒卖股票就可以挣100多元,这些操作在林园眼中就跟买菜卖菜一样简单。

  那时的人均年可支配额才900多元,他随便倒腾一点股票就抵得过别人一年的收入,林园物质生活也因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  仅仅是简单的买入再卖出股票,他就赚到了普通人家几十年的收入,这种暴富的快感让林园尝到了甜头,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一头扎进股市中。

  他的好运没有止步于此,除了继续炒作深发展,林园还敏锐地注意到了内部职工股在上市后存在的暴利机会。

  琼民源、锦兴、深华新等企业都给旗下员工发放了原始股,但彼时的职工们都没意识到,一旦公司上市,这些曾经不值钱的股票就会有十几倍的涨幅。

  林园正是抓住了这个空子,游走在职工之前卧龙2神机娱乐,以低廉的价格买走了他们手中的股票。

  短短4年,林园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从万元户进阶成千万大佬,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。

  看到这里,众位看官是否心血澎湃、跃跃欲试呢?但请大家不要觉得股市真的如同林园说的一般简单。

  能让大家熟知并津津乐道的都是传奇辉煌的人,你又是否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那个“吃人不吐骨头”的地方呢?

  就在大家都觉得股票赚钱容易而疯狂投入其中的时候,林园却悄然抽身,将目光瞄准了房地产,倾其所有大力发展地产行业。

  正是这一年,上证指数开始从1400多点疯狂下跌,1994年下半年更是跌落到了326 点的历史最低位。

  来势汹汹的A股熊市“吞噬”了大批股民的资产,将他们从天堂打入地狱。也不知林园是神机妙算还是无心之举,总之,他躲过了这次灾难。

  林园的地产公司只有8个人,虽然没有为他赚到大钱,但在当年的环境中还算是不错的。

  可经历过一夜暴富的林园却看不上这点小钱,他认为房地产来钱慢、收益远低于预期还有瓶颈,于是,他又顺其自然地“杀”回股市。

  彼时,股市已经逐渐回温,林园相中了深发展、四川长虹、同仁堂等有潜力的股票,大量购入并集中炒作。仅四川长虹这只股票,林园在单次交易就获利4000万以上。

  对于为何次次都能从熊市中脱身,林园也给出了理由:“我的强项就是资产配置,东方不亮西边亮。”

  2006年,林园的传奇故事开始广为流传,他以高达85%的年收益成为“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股票投资者”,其市值超过了20亿。

  “民间股神”、“中国巴菲特”等荣誉称号被加冕于林园身上,但他本人却并不认可这些称谓。

  他不开心地回应道:“为什么叫中国巴菲特,我没模仿任何人,也没关注过他。”

  虽然他早就跻身亿万富翁,按理说应该过上了挥霍无度的奢靡生活,但出乎意料地是,林园本人仍旧十分节俭。

  他的抠门甚至在圈子里出了名,比如出差旅行只住二三星级的酒店,为了一部几千块的手机跑遍全城,只为寻找到最高性价比,就连30块钱的小东西也要和老板讲价。

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,他就因和第一任妻子离婚打官司而开始出名,原因无他,只因他们离婚牵扯3000万的财产,成为当时“深圳最贵的离婚案”。

  林园个性高调,十分敢于“爆话”。他就曾表示当年有名的杨百万是给他跑腿的,也说过自己比马云更有钱的惊人话语。

  “我这个人就是低头看人的,我没觉得有谁比我能。我那个司机跟着我学,现在身价两亿多,保姆也有8亿。”

  之前林园参加一次路演,媒体提出林园的公司让投资人受损了,希望他能给一个回答。

  “志同道合就跟和我买,不买我也从来不强迫。亏了也活该,我不可能给穷人道歉,永远不可能。”

  虽然他总是在“惹事”,但至今依旧过着富裕的生活。林园能够屹立不倒,则得利于他买下过的最正确的一只股票。

  他说选股就要选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,尤其是百姓信赖的老企业,他们生产的产品口碑好,质量过硬,并且毛利率高,这样的股票往往是稳赚不赔的。

  在2003年股市一片唱衰的大环境下,他又目光毒辣地看中了中国老企业的股票——贵州茅台、五粮液、云南白药等。

  事实证明,林园在选股方面确实很有一套,光是从2004年到2005年底,这几只股就给他带来了近2亿的收入,而这些企业至今发展得也很不错。

  从持有茅台股份至今,林园一股也没有卖出去过,他现在已经成为茅台的大股东,占他总资产的40%。

  而林园本人对于这些资产也十分得意,在2020年参加茅台股东大会时,他竟当众说出炸翻全场的一番话:

  “在茅台最困难的时候,我给茅台卖了很多酒。现在茅台过上好日子了,我却要像乞丐一样求着经销商买酒。”

  此话一出,茅台众多领导都十分尴尬。大家都知道茅台酒十分抢手,却没料到公司股东也抢不到,这着实有些说不过去。

  但也有网友认为,按照林园以往高调的行事作风,说不定他只是在单纯地炫富,他终归持有2%的茅台股份,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
  也不知是害怕了还是为了将“网红”的价值最大化,他针对从前的种种言论,还是给出了一个解释:“我就是个精神病,就是靠乱说话的形象吃饭的。”

  在林园刚发行基金的第二年,跌幅就一度接近60%,可谓是元气大伤。直到2016年,林园基金才终于迎来爆发。

  从出名到如今,林园身上一直伴随着众多争议,但他所有的行事都一直紧扣当年的观念——视金钱为皇帝。

  出身普通家庭的他,靠着自己的直觉和经验,抓住了时代的机会,一跃龙门成为赢家。

  但他这样的经历只有借鉴性却不能复刻,因为其中充满了偶然性与运气,谁都不敢保证,换个环境重来一遍他又是否能有如今的身价?

  日日行,不怕千万里;常常做,不怕千万事。把握当下,等待合适时机才是扶摇直上之道。

脚注信息
恩博3金鳞娱乐油漆涂料企业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9-2023  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